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兒童音樂教育專家索龍教授(Alice G.Thom) 曾說:「常態的兒童是沒有一個不喜歡音樂的,大概是聲音和動作是兒童生活中兩個最有趣的要素。」音樂的感受其實是人天生的本能,神造世人,賜給我們一出生便擁有喉嚨、聲帶,所以我們很容易透過說話和歌唱來表達自身的喜怒哀樂。
「音樂」兩字對我來說,是從美妙的聲音中學習,而過程是快樂的。音樂活動往往離不開聆聽、歌唱、演奏、律動和創作,而在教授音樂的經驗中,我認為活動是否迎合幼兒的興趣﹑能力和年齡是最重要的。良好的音樂教育並不只是送幼兒到音樂班學習樂器,訓練他們成為一名專業的音樂家,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下接受音樂,潛移默化把音樂記在心中,再發自內心地演奏、表達出來。
由於每位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有自己主觀的思考、行為模式,作為一位幼兒的啟蒙老師,不單只是傳道﹑授業﹑解惑,而是需時時刻刻關注幼兒的身心狀況,培養他們良好的態度。我希望幼兒在課堂中學習到音樂的知識和技能外,亦能在歡笑聲中自主學習﹑發揮創意和擁有健康的社交發展,用美妙的歌聲去歌頌神。